Board logo

标题: 塔尔寺的酥油花 [打印本页]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0-12-1 12:06     标题: 塔尔寺的酥油花

酥油花是我国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作为油塑艺术品,酥油花是由艺僧于寒冬时节用酥油精心塑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亭台楼阁等造型,其作品形象逼真,绚丽多彩,精美绝伦。每逢元宵佳节,塔尔寺都要对外展出由花院艺僧集体制作的酥油花作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有着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之称的酥油花以其精湛的工艺每年都吸引众多国内外参观者,今年上下两院艺僧制做的酥油花展的主题分别是香巴拉的故事和米拉日巴的故事。


文成公主途径日月山

文成公主进藏片断
酥油花是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酥油塑造艺术。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




酥油花的来历
公元641年,唐朝同吐蕃联姻,文成公主被迎送到拉萨时,带去了一尊释迎牟尼12岁等身像,后来将佛像供奉于大昭寺,藏族人民为了表示敬意,在佛像前献了贡品。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即花、涂香、圣水、瓦香、果品和佛灯。可当时已是草枯花逝之际无法采撷鲜花,只好甩酥油塑造了一束花献于佛前。酥油花是一种油塑工艺品,以酥油为主要制作原料。酥油是青藏高原藏族等牧民的奶油类食物,是用牛奶经过反复搅拌后提出的黄白色油脂。这种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腻色泽纯洁清香扑鼻,可塑性极强。其塑造的工艺品,具有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精巧玲珑等特点。相传,宗喀巴大师有天晚上做一奇梦,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无数奇珍异宝,五光十色,灿烂夺目。醒后为了再现美妙梦境,立即组织艺僧用酥油塑造各种花卉树木、奇珍异宝。连同无数的酥油灯供奉佛前。


油酥艺术和十五花灯节传到格鲁派发祥地塔尔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起初,酥油花的内容单调,制作粗糙,后来相继建立了上下两个酥油花院,专门培养油酥艺僧。上下两花院的艺僧凭着对佛的虚诚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在油塑技艺诸方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花样年年翻新,内容题材不断变化。技艺越加精湛.甚至超过了酥油花发源地西藏的一些寺庙而被社会公认为一绝。
酥油花的制作工艺
酥油花的塑造工艺极为复杂而独特,多在冬季三个月间进行。为了使酥油更加光滑细腻。去掉其中杂质塑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要先将酥油浸泡于冰凉的水中长时间揉搓成膏状备用。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仪式毕,掌尺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首先是绑扎基本骨架。根据所拟定的题材内容精心设计,用软革束、麻绳、竹杯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塑造形态。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上麦草灰用棒捣砸成较硬而具有弹性的黑色塑造油泥,用这种黑色油泥在骨架上塑造成不同的形体,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基本形体做好后,须经掌尺对形体姿态、尺寸大小、相互整体结构比例进行修改、审定后才算定型。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壮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酥原料,仔细地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塑造红花绿叶或是玲珑剔透的玉石玉玩,则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最后将塑造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体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布局成单一的花卉图或整幅的故事画面,俗称“酥油花架”。

酥油花丰富的题材
酥油花表现的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多属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传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佛像和人物形象等。随着时代的推移,又不断赋予一些新的时代气息。如“释迎牟尼本生故事”,既丰富了酥油花的传统风格,又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使以前的单塑手法逐步发展成为立塑和浮塑相结合、单塑和组塑相结合,花架和盆塑相衬托的多种形式。塔尔寺建有专门陈列油塑艺术的酥油花馆。




欢迎光临 成都祥久幸文化交流中心 (http://yinguoyua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